(小陈4x/图)
近日,“在便利店看到不熟悉的冰淇淋不要买”成为网络热议话题。网友纷纷抱怨,现在便利店的冰淇淋价格高得离谱,连“冰淇淋的自由”都失去了。
在便利店里,确实很难找到一两块钱的冰淇淋。基本上五六元起,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冰淇淋也不少见。这是为什么呢?
一些看似正确的解释是: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对冰淇淋口味和品种的需求多样化。以前简单主流的冰棍几乎看不到了。当然,冰淇淋的价格也会上涨。另外,有些冰淇淋以真动物奶油、健康等为卖点,价格自然也更高。或许冰淇淋原料的成本确实增加了。
其实便利店没有便宜的冰淇淋是很正常的。这首先与便利店的定位有关。便利店本身提供“方便”的服务,并且靠近住宅区或办公室。有些甚至全天 24 小时开放。他们基本上都是卖食品和常用的生活用品,但“便宜”从来没有包括在内。相同产品的价格通常高于大型超市,这是消费者为了方便而支付的额外费用。
从成本角度来看,便利店注重“方便”,开在写字楼或住宅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。不用说,在写字楼里,租金贵,而且必须分摊到所售商品上,所以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得更高。而且写字楼白领收入较高,对价格敏感度较低,因此便利店中稍贵的产品并不会阻碍销售。很多住宅区的便利店都是24小时营业,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。
因此,无论是从“方便”的需求还是成本的角度来看,便利店的产品比大型超市和市场的产品贵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考虑到便利店单位面积成本与单位面积收入之间的权衡,便利店必须尽量选择销售快、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。冰淇淋也不例外。太便宜的冰淇淋卖不出去,毛利率不达标;太贵的冰淇淋不能很快卖掉。毛利率上去了,但周转太慢。因此,便利店里卖的冰淇淋往往价格比较贵,但并不贵。可笑的冰淇淋。
当然冰淇淋更贵。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国外品牌。此外,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网红冰淇淋。这些冰淇淋要么以“优质原料”为卖点,要么以一些知名IP为造型来吸引消费者。这些冰淇淋通常主打“高端”定位,其目标消费群并不是普通消费者,而是一群忠实粉丝。例如,某知名白酒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冰淇淋,声称含有其高端白酒的成分,售价很高。还有冰淇淋厂家与故宫合作,推出了故宫文创系列冰淇淋。多地景点、博物馆也推出了基于各自IP的文创冰淇淋。例如,南昌滕王阁景区曾推出滕王阁造型的冰淇淋,江西省博物馆推出双面铜神像造型的冰淇淋。这些冰淇淋造型精美,模具成本也不低。另外,销量较小,摊销到每支冰淇淋的成本较高,因此倾向于走高端路线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文创冰淇淋其实卖的不仅仅是冰淇淋,还有其背后的“文化溢价”,所以价格自然很高。
毕竟,这些“高端”冰淇淋的出现也是一种市场现象。很多奢侈品牌和不起眼的物品也很贵,但还是有人愿意买。比如,某奢侈品牌曾经卖过价值数千元的回形针,以及售价数万元的“钢丝绒球”(没错,就是家里用来洗锅的那种钢丝绒球)。虽然这些产品是由纯银制成的,但它们的成本肯定远远低于售价。奢侈品没有“性价比”可言,但购买奢侈品的人还是不少,因为他们的目标消费者看重的并不是商品的实用价值,而是品牌溢价。
当然,对于家庭来说,如果想吃到性价比高的冰淇淋,可以去超市或者网店购买大包装;或者可以购买模具和原材料自己制作,不仅便宜,而且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。
辛生智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anzhihbjx.com/html/tiyuwenda/7217.html